溪黄草副作用有哪些?
溪黄草为豆科植物溪黄草的全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和台湾、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和爪哇均有分布,溪黄草一般在夏、秋季生长茂盛时采割,晒干,切成段后生用。中医认为溪黄草性味苦、凉,有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疸、胁痛、小便不利等,现代研究表明溪黄草含有黄酮类、内酯类、苯丙素、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
就目前所见的资料报道,溪黄草一般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也没有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在饮用溪黄草茶后可能会出现口周、颜面等处皮肤潮红,以及小丘疹、瘙痒发生(考虑可能是接触性皮炎所导致的),这时应停止服用溪黄草及制品,同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可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涂抹患处等处理,一般停药后,上述症状能够逐渐的缓解至恢复。
另外溪黄草药性属寒,一般体属寒凉者(如形寒肢冷者,女性带下清稀者等)不宜长期、大量饮用溪黄草代茶饮,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