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商业银行业务区别?
按不同的划分原则,商业银行的业务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传统的划分方式,可将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实现盈利并承担风险。
资产按其性质和形式分为现金、各种贷款及投资三类。
1、 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同业存款等,以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支付日常费用,这部分资产一般不能直接用于盈利,但可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和保证资金的安全。。
2、贷款是银行的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
3、 投资对象多为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是银行调剂资金余缺和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
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资本金、存款和其他负债三部分。资本金是指银行的自有资本,是银行设立之初的本钱,一般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存款是银行通过从客户手中吸收存款获得资金来源的业务,是最核心的负债业务,一般占到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80%以上,存款按可否动用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按主体性质分为个人存款和企业存款;其他负债主要是由银行资产业务运作中产生的负债构成。银行通过提高吸收存款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可以提高经营效益和扩大盈利资产规模。
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不形成真实的债权债务,但给银行带来利益收入,如汇兑、结算、代理、保管、租赁等服务,既不占用贷款指标,又不垫付资金,而且手续简便,费用较低,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优质价廉的服务。如信用卡业务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化,新型中间业务将不断涌现。
由于业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方式不同,商业银行又分为“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模式。前者又称狭义的银行业务,只经营存、贷款业务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不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业务分的银行往往组成独立的银行体系,包括专门经营某一类存贷款业务的机构,例如日本的农林渔业专业银行、住宅储蓄银行,以及美国储蓄贷款协会所从事的存、贷款业务等;后者又称广 义银行或“金融百货公司”,既经营存、贷款业务和汇兑结算业务,也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经营广 义银行体系一般拥有投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从事存贷款和汇兑、支付服务外,还兼营承销、包销和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以及证券经纪、自营交易和做市商、融资租赁、私募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高收益、高风险的经营活动。
随着金融创新深化,金融工具发展迅速,金融工具创新改变了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及负债业务,在负债业务上,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等工具不断出现,使银行筹措资金渠道多样化,也使负债工具的流动性增强;在资产业务上,银行不仅从事普通贷款业务,还从二级市场上购买各种证券,使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发展神速,如美国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在其盈利中占到40%以上,远远超过了存贷款收入;在中间业务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是重要品种,如期权、互换、期货和远期利率协议等,这种创新使中间业务所占的盈利份额不断增加。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职能分工型的银行,而是逐步转为全能型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