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渣里面可以煮什么作用?
合渣的因由很有趣味,它是用一种名曰“苕(音条)子”的植物的块根煮熟捣烂和豆腐秸熬出来的糊糊。这东西,现在的人们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在大西南的山里人家里,也早就不吃了,只有在合渣的名称上,我们才找得到它的痕迹。
合渣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学名为甘薯的普通作物,是大西南地区人们的常食之物。人们习惯地称它“苕子”,它既可以生吃、煮熟吃、蒸熟吃。把它的块根磨碎滤汁,煮熟后就是“苕糊糊”这种纯属高糖分的流质食物,是当地苗族同胞喂养幼儿的主要食品。苕子还有许多作用。
合渣的制作方法简便,把黄豆和苕子按二比一的规格掺和在一起,用水泡胀后,上磨磨细,然后加水过筛滤汁。如果是捣锅捣细后,则取粉下锅;若是把粉兑水后,就直接入锅,用铁铲炒糊,再兑水下锅煮熟。在煮的过程中,还要加入用开水烫过的玉米、大米等磨的粉子,有的还加入苞谷耙、玉米糁子和蒸熟的红薯,使味道更加醇厚绵香。
因为合渣是用多种食品混合而成的糊糊,当地民众就用本方俗语概括其成:多种合一,杂而不分,所以干脆就叫做合渣了。
合渣吃起来味虽不鲜,但绵软爽口,且经吃,耐饿。据说还有去火、清痰、健脾、顺气的药用功能,是大补之物。合渣虽然在外地人看来是粗茶淡饭,但在乡民眼里却是好饭菜。有客远来或者过节时,人们把合渣碗用碗柜罩起来,待到正菜上完后,才把合渣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