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补贴怎么完善?

皮家恺皮家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很多答案,都是政府、农民和中介组织方面的。我从金融的角度谈一下: 第一,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以财政补贴为主,这种方式在短时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效果不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如自然灾害、疫病等,导致农业利润低下甚至是亏损。而且我国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抗风险能力更差。

国家每年发放数额巨大的补贴,但如果只依靠补贴,不发展相关的保险业,那么最终农业依然发展不足,甚至会出现倒退现象。这是因为,农业的弱质性和外部性导致了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而财政补贴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供给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可能达到市场的有效性。如果单纯补贴而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商业性金融机构,那么最终只能由国家“买单”,既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又无法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第二,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财政补贴为主,方式比较刻板。其实,补贴政策可以且应该融入更多元的政策工具箱中。 例如,美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财政补贴外,还采用信贷、税收、保险、价格支持等方式。其中,价格支持是美国人采用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1930年至2006年间,美国政府共实施了108次价格支持政策,其中47次是针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价格或收入的支持政策;另外61次是针对棉花、糖类以及烟草等农产品的价格或收入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农业领域的效率与竞争力。

第三,目前的农业补贴对象主要是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实际上,民营经济与农业的相互影响正在日益加深。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民营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开展规模化种植或者是养殖业的现象,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民资进入农业以后,可以通过购买农业相关股票的方式获得相应的补贴。另一方面,民资企业通过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也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这部分节约的成本同样可以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我们不但要承认民资进入农业这一事实,更要研究如何引导民资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羊哲源羊哲源优质答主

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调整改进现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在总体不减少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情况下,完善补贴办法,提高补贴效能,着力保护耕地地力。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继续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探索耕地力保护补贴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产粮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渔业草原补助补贴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农民增收等目标,使“三补合一”更有利于促进粮食供给和结构调整,更好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保护耕地地力。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黄箱”政策受到WTO规则限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十分迫切。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发挥财政政策创设引导作用,加快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方式,采取直接发放现金、以物抵现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补贴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管护、农业废弃物和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据介绍,当前农业部正积极配合财政部,加快研究制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行动计划”,创新中央财政支农投资机制,在奶牛(肉牛)养殖大县、粮豆轮作试点县、“菜篮子”产品大县、“现代园艺”试点、“一村一品”示范县等开展中央财政支农投资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农业补贴、工程投资、保险、贴息、担保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综合扶持方式,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试点示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