畯五行属什么?
在汉语字典中:“畯”,作为姓时,一般指古代对农夫的美称。详细解释见下方。
(形声。从禾,顺声。本义:农夫中的贤者)
“畯”字的五笔输入代码 【TUEG】 笔画数:7;部首:禾;笔顺编号:3112512
畯字的五种造句:1、“有侁之苑,怀禽是驯,大田大成,大阜田畯”。 2、"有侁之苑,怀禽是训,大田大成,大阜田畯"。 3、先王制其田里,亲亲上贤,先民后己,不许其子及臣与之田,然后民知私轻公重,私道促而公道通,故奸无踰乡,信行州巷。公族其宫,田族其党,工商田皂,牛马田牧,甿农田农,不粟者田畯,不麻者衡从。故人不乱于主位,士不乱于官位,庶人、工、商、甿、农不乱于乡里。庶人、工、商、甿、农,敦财以事君子,君子和同以事其祖祢,祖祢和同以事天。故易相为安而不解。 4、自齐桓晋文之后,此道少衰;至于大室,王赧、哀公之世,礼义不行于世,财货腐于箧窖,公田不耕,游食者众,故民奸,刑辟作造于下,礼义妨伤于上。礼废而患生,故有韩非之刑称,商鞅之连相坐之法兴。是以古之三代用其道也易行,后世离礼,故为田制井而难施。此皆用之有缓急也。其意一也,用之也异。 5、食田一夫或二十五亩,或三十亩而足。故以二十一亩为竟内田,其余四顿以为间田。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其私田,亩百为畛。大田一夫,公田十亩,五稷五麦。此天下民之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