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碧云寺在哪?
碧云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蜀蓉街原望江楼公园内,又称“碧云庵”、“碧云峰”、“碧云宫”等,初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改建为寺庙。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占地1.2万平方米。寺内有殿宇40余间,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念佛堂、藏经楼等。 该寺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具有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风格。主要建筑物均为单檐歇山顶,黄灰墙,琉璃瓦顶,白水泥墙面,古朴大方。
在大悲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钟楼和鼓楼,两钟楼的间距13米,高7层,每层均有门窗,形如碉楼,颇具特色。 大悲殿是寺内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殿内塑观音菩萨圣象,高6米,神态安然,宝相庄严。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屋面铺盖黄色琉璃瓦。前殿供三世佛,后殿供五大菩萨。 在大悲殿与山门的连线之上,原有6座碑亭,现存4座,亭内立石碑4块,其中3块记载了重建碧云寺的过程和捐资人姓名,另外一块是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立的《创建大慈大悲菩萨像颂》。
在亭子前面的大殿旁还有一座独立的碑亭,内竖一块刻有“天下名山”四个大字的横匾,系郭沫若于1958年游此时所题。 整个寺院显得幽静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