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提出建高铁?

冀玉锟冀玉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年马老提出修建京沪高铁的时候,很多人骂他脑子被驴踢了,修那么长的高铁干什么? 后来修通了,有人说花那么多的钱修高铁不划算,为什么不下血本修高速呢? 多耗点钱没关系,关键是能拉动GDP啊! 后来修成了,有人说是把地底下的钱拿出来修的(指隧道和桥梁),多占用土地,破坏环境,有什么意思? 现在高铁通了,人们坐享其成,赞叹不已。 再回头看看,当初反对的声音确实不小。 反对的理由都很充分,而且有事实依据。 只是这些因素在决策者眼中,权衡利弊以后,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障碍。 我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所以即便遇到再大阻力,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一定能干成。 不过这次能顺利修成,也得益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当时欧美经济遭遇次贷危机,国力尚未恢复,而中国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刚好有机会抢班夺权,扩大影响。 如果当时让美帝掐住高铁的脖子,你说能抢建成不成? 当然,如果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高铁的建设成本确实高得离谱。 但是请别忘了,我们修铁路可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我们还肩负着“交通强国”的重要使命。 如果说建铁路能带来多少GDP,那建高速公路就能带多少GDP回来呢? 其实修铁路还是修公路,说到底都是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上的最大收益,而是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訾雯文訾雯文优质答主

1990年代初“四横四纵”路网规划初现雏形,“四纵”指:北京—上海,北京—九龙,上海—九龙,北京—哈尔滨;“四横”指:青岛—石家庄,南京—成都,南京—汕头,杭州—昆明。京哈客运专线北段秦沈铁路已开工。

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了铁路提速工程,在既有线路上通过提高运营速度和电气化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以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陇海线、沪昆线、浙赣线、广深线出海口为代表的高密度“四纵四横”客流主通道。经过这次改造,很多线路的速度达到了140-160公里每小时的水平,并且在某些线路的一段区段运行速度达到了180-200公里每小时准高速铁路水平。

到2005年止,全国铁路复线里程2.7万公里、电气化铁路2.5万公里,比例均达到35%左右,在建铁路1.5万公里。“八纵八横”铁路网建设已具雏形。铁路运输总量快速增长,货运量25.1亿吨,同比增长3.8%;货物周转量15717.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居世界第一。旅客发送量9.7亿人,同比增长4.9%,旅客周转量4183.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3%。

继20世纪前期建成的第一批干线和50年代至60年代建成的第二批干线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设了京秦、秦沈、京郑、南昆、渝怀、宁西等铁路干线。2006年7月1日新建兰青铁路第二线和青藏铁路通车运营,成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铁路干线迅速扩展的同时,一批与工业和能源基地配套的矿区铁路和与沿海港口相连的港湾铁路及城市内外工业线路相继通车,铁路网布局不断完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