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五行属什么?
“海阳”不是地名,而是中医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1、“海阳”中的“海”,指的是肾经;而“阳”则指督脉。“海阳”合在一起,代指肾的经脉之气。《黄帝内经》中,是这样定义“海”与“阳”的关系的——“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其别者,从肺络三焦。”“督”通“肚”,《黄帝内经》中提到督脉时,常常提到它经过的部位有大腹、肠(大肠、小肠)、胃等内脏器官。可见,肾经的经气与督脉的经气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2、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即:肝、心肺、脾、肾、胆,分别对应五脏——心、肝、脾、肺、肾。但五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如《黄帝内经》中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意思是,五脏像五个家庭一样,互相连接,是有顺序的。其中,“五输”(腧)是指: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孔最)、少阳三焦经的郄穴(会宗)、太阴脾经的郄穴(公孙)、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和太阳膀胱经的郄穴(水沟)。而“六府”则是由“五脏”加上三焦构成的,其中“三焦”属阳而为腑,因而“六腑”又称作“阳腑”。
3、“六府”(阳腑)中,除了三焦以外,其余的都是消化道组成部分。这些经络的经气运行,都与饮食有关。也就是说,吃得合适了,它们的经气才可以正常运转。反之,如果饮食不当,超过或不足某一摄入量,都会导致经络之气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变。中医在诊断病人时,是会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来做出初步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