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小时候的数学老师让我们做过这样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且受益无穷。 那时我刚上小学四年级,学校请来了一位退休老教师给我们上奥数课。第一天上课,老头儿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玻璃球,问我俩:“这是什么?” “这是糖。” “不,这只是两粒糖。” 老头儿把两粒糖扔进嘴里嚼着,继续问,“这里有几颗糖?” 我刚想说有八颗,可一转念赶紧改口道:“三十一颗!” “为什么?” “因为2×15=30,2×16=32,所以有三十一颗啦!”我理直气壮地答道。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置换法”。那节课,我还学会了“假设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当时觉得这些方法都简单易懂又有趣,而更多的知识就留在我小小的脑海中,直至今天也依旧受用。
记得有一次周末早上和妈妈去早市买菜,路过一家文具店时,我妈拉着我进去给我买钢笔。当时我并不喜欢那个钢笔,但也不拒绝,于是就拿了那只笔套有一个圆孔的钢笔。然而回到家我爸却笑着对我说,他给我买了支带圆珠的钢笔。 我当时有些疑惑,但是也没多想,就把两支钢笔并排放在书桌上开始写作业。 写完作业已经不早了,我想看看电视换换脑子,于是就打开电视调到一个音乐频道。没想到里面正放着《童年》这首歌曲,顿时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自己的幻想中度过的,我的想象力丰富得令人害怕——会飞的小人、消失的光盘、失踪的玩具汽车和永远没有烦恼的朋友。 但是这一切都被我那严肃的爸爸终结了。
一天下午,我刚拿起一本漫画准备阅读,就被爸爸叫到了客厅。他手里拿着我画的一幅画,皱着眉头问:“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是我和你妈妈。”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妈站在哪儿?” “她站在海边。” “那你怎么站在海里?” “因为我正好在海边嘛……”我说。
“你说实话,这幅画到底是不是你画的?” “是的。”我被父亲锐利的目光盯着,只能老实承认。 爸爸把画纸轻轻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那天晚上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才从母亲的口中得知真相: 我爸为了检验我有没有撒谎,特意让警察到书店调查,才知道我今天根本没有去买钢笔;他又让警察到文具店查看监控录像,发现我并没有买东西,最后才找到我画的那副“作案证据”。 我委屈极了,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 “我知道。”母亲轻轻擦去我眼角的泪水,“但是你为什么要说谎呢?” “因为我觉得你肯定会给我买的……我不想让你花钱。”我怯生生地说。 “孩子,爸爸的钱就是妈妈的钱,爸爸妈妈的钱就是你的钱啊!我们怎么会舍得让自己最爱的女儿受委屈呢?”妈妈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 从那以后,无论我有什么要求,爸爸都会尽量满足我;而我也不再撒谎,因为我们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