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僵尸企业?

雷奕嘉雷奕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僵尸企业的定义,理论界现在还没有定论,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僵尸企业是指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生产经营出现大量亏损、经营现金流量严重不足、负债率过高(超出正常水平)、到期债务偿还能力很差甚至为零的企业。 这些特征中,“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和“生产经营出现大量亏损”是核心指标。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僵尸企业,关键是看这两个指标:一是盈利情况,二是资金流状况。 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多年亏损,或者即使当年盈利但金额很小而且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资金流非常紧张,连最基础的财务费用都支付不了,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僵尸企业了。 有一些企业虽然属于僵尸企业,但具有社会价值,这类企业往往承担社会功能,如某些国企承担的科研功能、某些高科技企业承担的探索新知识的功能等,因为国家不会允许这类企业破产,所以也就不属于僵尸企业了。 但这类企业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僵尸企业都是因为没有社会价值而必须被淘汰的。

有些学者认为,企业只要还继续营业,就不一定是僵尸企业;只有那些已经停产的企业才是僵尸企业。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先,停产后不意味着企业就不亏损了。很多行业都有周期性,在周期低潮时,即便生产也处于亏损状态,此时如果企业还不倒闭,就意味着持续亏损,当然符合僵尸企业的定义。

其次,企业是否继续营业取决于多个因素,不一定是亏损一个原因就能决定的。比如政府可能出于稳定就业的考虑而不希望大型企业倒闭,就会提供财政支持,甚至直接注资让企业继续保持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是僵尸企业了。 但是,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实际上和僵尸企业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政府做了“护犊子”的心理建设而已。

党晓怡党晓怡优质答主

通常情况下,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没有盈利,但是仍然依赖非市场因素(比如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者银行的借贷)而存活的企业。这种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或部分转轨经济国家比较常见。 在计划体制(或转轨体制)中,政府或政策性银行能够提供大量的非市场性补贴,使得部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仍然可以存续。

如果僵尸企业占经济主体的比重太小,一般构不成问题。但是在转轨经济体制中,这种企业在经济中占比不小,比如在某些重工业部门或者垄断部门,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率和增长。这种状况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比较常见。另外,在一些长期通货紧缩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