棆五行属什么?
棆字在《说文》中有解释,但没讲清楚读音与字形结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阐述了棆字古音读lún 。许慎说的“音伦”也指代此字。 清儒钱仪吉有《补〈说文〉譌字五十例·木部》一文载于其著《补〈说文〉》一书中,对“棆”字的形讹、音讹以及引申义都作了解释和说明。文中提到“《唐韵》音伦,云‘无针’;又音门,云‘无患’……今本《说文》并音门。按‘门’当是‘仑’之误。”“仑”字在古代多写作“崙”或“崘”。
“崙”或“崘”字从“贝”(表示与金钱有关)而声,可见“崙”或“崘”都是“论”的异体字。 “論”字最早见于金文,形状像一只放大的眼睛。战国文字中“論”字上方有两点和中间一横,两竖分列两旁。小篆字体的“論”把下方的两点合并成一小段,楷书字形的“論”则是由小篆演变而来,并保留至今。 所以,我同意錢儀吉老先生的說法,“論”的異體字“倫”,應該讀作lún,且從其甲骨文的字形來看,也應該念lún,這也是“倫”最早的聲符。至于許慎所謂“音倫”當是後人傳抄之誤。 另外,段玉裁在《說文》中对“檜”字的解釋中也使用了“倫”。“檜”的字形在現代的漢語拼音文字裡寫作huì,但不發這個音,而是xiài(駭)。段玉裁認為其古音當为rén(仁)。然而,我在宋本廣韻中查到“檜”字,其注音字號“海”旁加一“貝”,則可知其當時的聲符為“論”或者“倫”。所以,“檜”字當念hūn(熏)。 以上字義均引自《說文》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