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为什么改名北京?
因为“北平”里的“平”字,是个多音字。 读píng时,有“平定”“平均”“平原”“平起平坐”“平头百姓”等义;而读bìng的“平”,是“叛乱平息了”“和平民主”“评剧”的意思。 当年国民党内派系林立,陈济棠主粤时和汪精卫合流称“南岳派”,因和中央系不合,被蒋先生“平定”了,所以广东人称“北平的平”为píng。
后来抗战胜利后国府还都南京,但南京在民国期间曾被称为“北平”(张作霖驻节之地)、“京宁镇”,所以南京人就叫北京的“平”为bìng。 而作为故都的北平,由于历史上从未被别地称作“平等”或“平安”(避唐太宗李渊讳),所以这里的平一直是读píng。 所以1949年北平解放后定名北京,是因为当时为了统一称呼,改出了个新词:Beijing,读音就是照搬“北平”的píng。 但有意思的是,当年老舍先生给新中国撰写的《北京》(诗集)里,却用了一个古汉语用法,把“京”字单作了一首。 其实这个“京”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有说明:“北京”的“京”字,古代写作“京”,今简化作“京”。 这正是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他通过自己的诗作,给今天的“京”字留下了古老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