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采访留守儿童?

富晓敏富晓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留守儿童这个关键词,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6岁前的时光,所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情绪比较复杂。 我出生在皖北一个叫单集的小村庄,那里离县城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我的父母都在乡里教书,我和妹妹还有年幼的弟弟跟在父母的身后生活。 70年代的中原乡村不像现在这么贫穷落后,但也不是一个物质丰富的地方。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口水井(可能是当时用来打水吃饮用水),周围用石头砌成池子,里面有很多鱼,我们经常用鸡蛋、馒头去换吃。

除了这口井,村子附近还有一个很大的湖,据说原来是沼泽湿地,后来抽干积水种了莲荷。夏天的时候,湖里面莲花盛开,红绿相间的颜色很漂亮,我们有时会在里面捉迷藏,采荷叶、摘莲子,当然也会抓鱼和青蛙。 再远一点有个大塘,塘里有好多莲藕,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在塘边洗洗澡,在水里扑腾一阵子,感觉凉爽很多。至于味道,因为小时候不觉得洗澡水是干净的,总是觉得里面有淤泥,所以一直都不喜欢。 除了自然风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村西头的大树,那棵树很大,比我的三个哥哥加在一起都高,树冠像一个大伞顶,春天开很多花,颜色是雪白的,很香;夏天的时候,树下很阴凉,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玩过家家;秋天树叶变黄,我们捡很多的落叶回家做手工;冬天,大树光秃秃的,我们就绕着大树一圈一圈地跑。

在我的印象里,80年代初的村子里,到处是庄稼地,土路两边长满了芦苇,还有很多水塘,空气很好,天是非常湛蓝的,偶尔可以看到野鸡在田地里蹦跳,水塘里有野鸭和兔子,天空中有成群结队的鸟飞过。

在我6岁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生活的乡村和小城镇一样美好,直到我6岁那年父亲被调去县城教中学,我跟着去了县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是那么偏僻,那么穷。

后来,我读了大学,学了新闻,进了电视台,做了记者。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来自东北的一个小镇,那里除了有他家的工厂,再就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还有成群结队的野鸭子。

结婚后,我跟老公一起回到他的家乡发展,我们在小镇上开了家美容院,生意不错。 因为工作原因,我要经常做节目,很少回去。每次开车从高速路过那个小镇时,会看到路边有一个很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万亩荷塘”“百禽翔乐”,我知道那是他们宣传旅游的项目。

有一次又路过那里,我突然很想看看那个牌子下面究竟有什么,于是将车开到那里,下车后我发现果然有一个大门,门上挂着牌匾,上面用大字写着“万亩荷塘”“百禽翔乐”——这里确实是旅游的项目。

走进大门,我看到门口立着一个大牌坊,上面写着“江南水乡”四个鎏金大字。往里走,我看到路两边都是卖烤串、冰激凌等小吃的摊位。继续往前走,我发现很多人坐在船里,有摇橹的,也有电机的;一些人站在岸边,拍照留念。

我问一个正在拍照片的女子这里是哪里,她说这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可以叫它江南水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