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本土球员为什么不能转会?
CBA联赛是一个封闭的联盟,联赛的制度设计就是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保护地方俱乐部利益而设定的,因为CBA不是一个商业联赛,而是一个政府主办、企事业参与举办的群众体育运动。
为什么要设立转会限制,是因为不设立转会限制的话,弱队只能不断的买人,然后依然打不过强队,整个联赛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而设立了转会限制后,弱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球队实力,只要老板够给力(有钱赚),通过培养新人,或从其他俱乐部引进符合自己打法的人(只能是符合自己打法的人,而不是所谓的明星球员),来实现球队的胜利和荣耀,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弱队永远打不过强队的局面,增加了比赛悬念,使得联赛更加精彩刺激。这是制度设计的初衷。
当然,在设立的转会限制中,也加入了转会费的设定,这是一个很精明的设置,因为CBA作为一个业余联赛,它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电视转播权和赞助商,这些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赛事的关注度,而关注度的决定因素又在于比赛的激烈度和不确定性,所以转会费的存在就保证了每支球队引入的球员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是符合球队长期发展目标的,这就使得CBA的比赛非常精彩,看点不断。
作为一个球迷,我是非常喜欢目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CBA联赛的,我非常喜欢看广东队和黄荣辉之间的斗智斗勇,我喜欢看李根和首钢队之间恩怨情仇,我也喜欢看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赵睿和在新疆队受委屈的曾令旭,我更想看当打之年赵泰隆面对老东家福建队会迸发出如何的火花....太多的喜欢需要时间消化。
对于CBA的年轻小将来说,能够获得足够的出场时间,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技术,在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下快速成长,无疑有助于提升技战术水平,未来成为国家队的主力核心!然而,受CBA本土球员无法自由转会规则的限制,绝大多数小将无法前往适合自己的球队效力,只能待在毫无竞争力的传统鱼腩球队坐冷板凳!
虽然,CBA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工资帽”的实施工作,未来会允许本土一线球星以自由球员身份转会,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细则出台,且受到CBA高层的影响,未来能够真正确保本土球员可以自由转会的概率几乎为零!
根据21~22赛季的CBA注册情况可以看出,CBA30岁以下(91年~02年出生)的本土小将,共计192名,其中116人在本赛季几乎没有获得出场机会,占据了55%!134名小于22周岁(99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当中,91人本赛季没有获得出场机会,占据了68%!这说明CBA年轻球员的发展空间正在一步步缩小,绝大多数年轻球员无法获得充足的锻炼机会来打磨提升自己的技术动作!
随着“工资帽”改革的搁浅,CBA公司开始推出“二年级新规”,对于年龄在22岁以下(99年及以后出生)的年轻球员,拥有自主培养权的母队,不能向该球员提供超过30万年薪的保障性合同,若其他CBA球队愿意支付30万的“培训费”和工资,就可直接签下合同!
虽然,CBA的“二年级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一部分年轻球员摆脱坐“冷板凳”、无法出场比赛的窘境,但受限于30万的“培训费”限制,能获得“自由身”签约新球队的球员极为有限!同时,绝大多数年轻球员的成长培养、合同的使用权还牢牢掌握在母队手中,他们随时可以将年轻球员外租和召回!
因此,CBA的“二年级新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本土球员无法自由转会的顽疾,大批的年轻小将,未来仍旧只能在毫无竞争力的传统鱼腩球队打打替补、坐坐冷板凳,获得的出场时间极为有限,个人技战术水平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