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农村什么样子?

那耀丞那耀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农经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无法避免的。 小农经济的主体就是一家一户的农业劳动生产方式。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也是当前我国农民最愿意接受的一种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普遍推行集体化模式,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产量上不去,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包产到户的推行,小农经济再次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力量,并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小农经济有着诸多弊端,如市场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等,但从当前的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却是最适宜中国经济发展的。因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这种二元结构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城市工业反哺农业之前和城乡一体化实现之前,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如何有效引导小农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国际上小农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有两种路径值得借鉴——一种是法国式的,一种是亚洲式。 法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在法国农村,农场大部分是家族式的企业,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平均每个农场只拥有45公顷的土地,但是法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以及装备水平却是很高的。另外,法国的农村社区是建立在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在这里,农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地方,更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场所。

与法国相反的是亚洲一些国家(主要是越南)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地方往往把土地当作是一种福利而不是资本来对待,鼓励大规模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通过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比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不过,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的机械化和科技含量较低,很多新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

当然,中国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除了考虑城市化问题外我们还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东部某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里的农民不仅不需要政府补贴,反而还要缴纳高昂的城市建设税费;而西部某些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前期,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但却很难得到补偿,甚至需要政府反补资金给农村。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在指导小农经济发展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匡乐菲匡乐菲优质答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未来农村将会大变样,人们可望实现“回得去的家乡,留得住的乡愁”愿景。

“建设美丽乡村,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让农业反哺工业,使城乡平衡发展的必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南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浩强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迁安市委书记赵印忠看来,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在乡村形成“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环境。“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建设农民自己的美丽家园。”

“现在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垃圾靠大风、污水靠蒸发、秸秆一把火、禽畜满村跑’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雷小华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当务之急。

“未来农民的居住环境将更加科学和高效率。”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增文认为,未来,农村的房子将被设计得更加坚固、安全,基础设施也更为齐全、舒适,农村土地的使用规划也将更加科学。

“建设美丽乡村,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富裕,增强农村‘造血’能力。”赵印忠建议,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没有产业的美丽乡村只能成为‘空壳村’”,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杨娟认为,未来农村将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使农业成为有前景的职业。

“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将逐步缩小。”王增文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才、资金被吸引到农村地区,城乡产业分工更加合理,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将日趋完善。

在王增文看来,中国未来的“美丽乡村”将是“现代农村”,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将较高,农民将成为职业身份,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