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少岁会走路?
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家长就对宝宝的各种能力发展和表现抱有了很大的期待,有的家长喜欢观察宝宝的睡姿,看宝宝会不会翻身,会不会爬,宝宝每一次迈出的“步伐”都是家长视线的聚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婴幼儿什么时候会走路这个问题。
从婴儿出生到学会走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成长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对此美国学者做出了相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爬到走是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孩子的腿、腰、腹会呈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
什么时候会走路呢?
专家认为婴儿2岁左右时才比较适合学习走路。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在10-11个月时开始会在趴着、躺着的状态下用腿脚拍打或跳跃;到1岁时,宝宝开始会扶着家具或东西站立;一岁左右孩子会自然地想走,虽然这时候步伐不稳,但是开始走路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宝宝来说,学走路确实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学习,不同的宝宝学走路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但是大部分宝宝都会安排在两岁左右才会彻底的掌握走路的技能。
婴儿走路晚说明什么?
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婴儿走路晚其实是个好事,家长不需要过多着急,小孩走路过早反而不好。婴儿刚开始学习走路时,步伐不稳是正常的情况,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孩子的腿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好,所以很多专家都说孩子走路早于两岁前是不好的。
一般在儿童一到两岁的时候他的腿才能够有效的承载他的身体的重量,在此之前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是比较柔软的,是不能够很好地承托身体的。所以在七岁之前最好能够让宝宝通过行走和爬行来进行玩耍,这样对于宝宝的大动作发展比较好,过早的走路反而会不好。
孩子学走路的这段路程是很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合的条件。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时,可以让宝宝先练习扶着家具、东西站立,然后慢慢的放手,引导宝宝从立-走-跑,这样的过程,宝宝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怎么矫正宝宝走路姿势?
走路姿势异常的宝宝应该在小儿走起路来就在周围环境中引起警惕。对走路姿态的异常,应在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就加以矫正,抱起宝宝,让他站在你面前,检查宝宝的脚底有没有内翻或外翻的情况,脚趾有没有弯曲内扣,脚型是不是呈圆桶状,脚掌的受力位置是不是在正中线。对于有上述走路姿势异常的宝宝,应及时去儿童骨科进行矫正。如能早期治疗,宝宝不仅走路姿态正常,而且下肢功能也正常发育,否则,待到宝宝长大后下肢的畸形就难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