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怎么倒垃圾?
就最近,我住的公寓附近在搞垃圾分类,各个小区都在建分类回收站(据说是每栋楼都要有一个),还有工作人员在路边引导垃圾分类的公交车,宣传环保知识。 虽然政府花了很多钱来做这个垃圾分类的系统工程,但民众的反应并不好。大部分人都抱着“反正扔了也没人管”的心态,该混着混着,该随便扔的扔。
其实,垃圾分得好,环境质量才能好。 我住的地方离海洋近,附近有个小岛,是鸟的天堂(百度里能搜到具体地名)。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远处海面上漂浮着成群结队的鸟类。只是偶尔会有垃圾从远处飘来,被海风吹进树林,引来小鸟们一阵骚动。我们这些住户平时也是很重视环保垃圾的分类。 但韩国的垃圾分类和国内不一样。国内一般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而韩国只有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大类。所谓的“垃圾分类”远比国内简单。 比如家里喝剩的饮料瓶子和泡面盒,洗干净直接扔进塑料袋里,袋子系好口,丢进可回收物桶里就行了;吃剩的水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同样如此,甚至还可以堆肥发酵。
当然,对于不能降解的垃圾,如一次性塑料吸管、保鲜膜等,属于不可回收物质,要投入黄色的有害垃圾桶里。 对于难以区分是否可回收的玻璃制品、金属制品、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等,一律投入黑色袋子里,拉到指定的回收点,由专业人士分类处理。
不过,目前韩国的垃圾分类还停留在“被动分类”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 在公共场所,即使看到垃圾分类的标识,也没有人会主动翻找可回收垃圾桶,将用过的易拉罐或塑料瓶放入其中。大部分人会在随手扔掉垃圾后,再走到就近的商店里买一个易拉罐或者矿泉水瓶,用来换取现金。
据说,在首尔市市区共有136个垃圾箱,2015年前全部更换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现在市民投递到垃圾箱里的瓶子,将由专门的卡车运送到垃圾焚烧场进行处理。 除了垃圾分类外,近年来韩国也大力推行绿色出行。去年开始实施的《低碳生活方式促进条例》规定,私家车每年每辆车必须缴纳400多块的碳排放费用(约等于280美金)。如果不开车,乘坐公共交通或是骑行、跑步,就可以减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