瑢的五行属什么?
《姓氏源流》云,“妘姓,祝融氏之后也。”《广韵·平文》云,“妘,国名,亦姓。”“祝融氏,颛顼之孙,司火正,以火授民,后为诸侯,国于宛,为楚所灭,其后人以国为氏。”又曰,“周有妘子,封于鄢,今颍川有鄢陵是也。”据此,妘、鄢皆颛顼裔孙祝融氏之后。
据史书记载:一、春秋时,许穆公之母姜氏,本为妫姓,其先祖为舜,因是女子,称母姓;二、吴王夫差之父阖闾,本为王姓,而其祖周章因系庶出,无父王之名号,故其名为闾;三、晋献侯之子伯邑考,其在周为王姓,入晋后仍为王姓;四、秦孝公子婴,其父庄襄王子楚,本为楚怀王孙子,姓芈;五、东汉光武帝刘秀,其高祖刘钦,因父刘雄被东汉政权追尊为帝,因此刘钦之子刘询(汉宣帝)便去父姓改称宗。以上五人,除姜氏外,其他四人皆有父祖之名,且均为王、楚、汉等大姓,之所以改姓,是为满足“尊君”之需要。可见,改姓并非始于唐代。
至若“姓”从女从生,表意明确,即女性所生的后代,无论性别,一律同姓;“氏”从氏从示,含义则较为抽象,多为政治、宗教等原因所引起家族血脉的变迁,并以此作为同姓内不同家族的区分。《百家姓·序》言,“氏分而姓合,姓散而氏聚。”姓与氏的区别在于,姓是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名称,氏则是个体家族的名称。基于这样的原因,古人常常会在姓前冠以姓氏,用以表明家族身份。
由此而言,《百家姓》中的姓氏,多是古代贵族或望族的姓氏,既体现了贵族血统的延续性,又显示了不同家族之间的差异性。这种血统和家族的延续,是建立在父系祖先传承基础上的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