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久立秋?

詹登杰詹登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什么时候立秋”的提问,可能涉及到地理学、气象学和植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可以讨论“何处立秋”“怎样立秋”等问题;从气象学角度看,主要关注“何时立秋”和“如何立秋”两个问题;而植物学则更多地涉及“何处立秋”的问题。 “何处立秋”即立秋节气处在什么地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起止时间,就可以列出立秋所处的经度和纬度了。例如,2017年8月7日立秋,查日历可知,这一天是阴历七月初七,农历的日期是七月的头一天(因为是七月七日),因此可以把公历的日期转换为农历的日期,再通过查询万年历得知,这一天是阳历的7月23日,星期日。因为星期日的正午时刻在阳历年和农历年的中间,故可确定立秋的地理坐标为(34°N, 109°E)。如果一年中有两个立秋,那么立秋就会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圆圈上,如图1中的虚线圆。这种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位置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2005年和2006年就各出现了两次立秋,分别为8月8日和8月7日,以及9月10日和9月9日。

图1 2017年立秋(橙色圆圈)与末伏(灰色圆圈)同时在地球上空 确定了立秋的地理坐标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它的具体位置。由于每年的秋分时节太阳高度角最大,又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斜圆形,所以在夏至到冬至期间,太阳高度角会先逐渐增大,然后在冬至达到最大值,接着又在夏至间逐渐减小。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每一个节气在黄道上的具体的经纬度了。当然,为了更精确地定位每一节气,还可以引入平太阳的概念[1]。

“怎样的夏天才配得上‘漫长’这个词呢?”当人们谈到“漫长”的夏季度过之时,其实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连续的画面——烈日、高温、暴雨、台风……仿佛能够用肉眼看到空气在持续不断地被加热。实际上,除了温度以外,夏天的热感觉还受到相对湿度的影响。虽然理论上,把热量散失掉一半,温度降低一半的时候,人体才会感受到凉爽。但当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时,即使气温并不高,人也可能会感到闷热难熬。可见,“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温度,也取决于湿度的。要描述一个夏季是否漫长,就必须同时考虑温度和湿度这两个重要的物理量。

“何时立秋”即立秋节气开始的时刻到底晚于立夏节气多少天?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两个概念——初霜期和入伏期。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秋季分为三季——孟秋、仲秋和季秋。其中,孟秋指立秋至白露节气,仲秋指白露至寒露节气,季秋指寒露至霜降节气。唐代孔颖达等人所著的《春秋正义》中说到:“孟者,始也,春事既毕,自孟秋分。仲者,中也,谓阳气行阴阳当中之位,故云仲秋。季者,尽也,阴气行阳极之位,故云季秋。”根据这个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立秋节气分为立秋至处暑和白露至霜降两个时段。

图2 我国传统中医将四季分成五季,其中孟、仲、季分别代表每季的第一个月

“如何立秋”指的是在“何时立秋”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形成天气效应。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时而异。如果问的是一个常规的年份,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例如吃西瓜。但如果问的是特别年份,答案就不一定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