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中学何冰?

闵兰淇闵兰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05年,清朝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废科举,兴学堂。在新思潮、新文化的推动下,在川北道巴州尊经书院的原址上,巴中县中学堂始建,何冰于1907年考取了第一届学生。1913年,巴县中学改名为巴安中学,11月,成立巴安县公署,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2月正式改名巴安县中学,学校归属巴安教育局统管,何冰于1914年考取初中。1915年,巴安中学分男女两校,男校仍叫巴安中学,女校称巴安女学,并于1918年合并。

1917年,北京发生张勋复辟政变,西南各省通电讨袁,四川也宣布独立。1917年(民国6年)后,川北军阀刘存厚以讨袁为名,宣布四川独立,驻军巴中,拨款修校,扩建校舍80余间。1918年又增拨款银7000两,建讲堂、宿舍等112间,使旧时仅40余间破旧房的学堂,一跃成为拥有230余间新屋的规模。

1921年5月成立巴城县公署,学校更名为巴师附中,由当时四川督军杨森派署巴城县尹刘培德兼任校长,他邀请当时巴中最有威望的宿儒黄廷铨、南充知名人士周光勋、巴中知名人士冯云卿等10余人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1924年至1926年,巴师附中在杨天泽校长主持下,学校教学活动和管理逐渐走上正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在黄廷铨、杨天泽等先后主持下,学校又先后修办公楼、平房、花园、花墙等,使校址达到287间大小房屋,成为当时四川农村中规模宏大,条件最好的学校。巴师附中的规模在川北一带名列榜首,是川北地区最大的学校。当时学校的学生由县上统一分配,由学校考取,生源广及通(江)、宣(汉)、达(县)一带,因此学校又被称为“川北最高学府”。

1938年,川陕革命老区苏维埃政府在宣汉县(苏区)成立,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红军改编国军需要,1939年春,红军干部学校在巴城东门大操场开课,从陕南、川北和城固、南郑等处抽调的500名红军干部在这里接受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蒋委员长思想教育,为培训红军干部,巴师附中改为三民主义学校,由宣汉县县长兼苏区政府主席杨志生兼任校长。1939年8月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后,红军干部学校和3集团军的青年军官训练队合并为川陕革命老区三民主义训练团,训练团团部设巴城,由杨志生任团长,训练团辖二个大队,一大队驻巴城东门大操场,二大队驻化成场(今巴城后河电站坝前);1941年春,训练团撤销,一、二大队也相继解散,巴师附中复课,杨志生仍任校长。同年,学校校名改为巴中县立中学。

1942年初巴中县立中学迁新址,在东城外新租土地20余亩,由校长杨志生兼任督建委员会主任,由县财政(县库支款42000元)拔款修建、建教学楼和办公楼各1幢,平房50余间,宿舍40余间,并建了校园围墙、校门、花园等,新校舍落成后,即迁入新校。1946年1月,学校校名又改为巴安县立中学,同时县立初中并入该校。1949年11月,四川省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李家珏、政委王辉曾率川陕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在该校操场召开有2000余人参加的巴中县城军民庆祝解放大会,12月1日,巴安县人民政府在该校宣告成立,第一任县长由王辉兼任,这标志着巴中县城宣告解放。2日中午,解放军胜利进驻该校。不久,巴安县军管会文教部、巴安县人民政府、川陕解放委员会、第二军分区均暂时驻扎在学校。

1950年春,巴安县人民政府和军分区迁出,校名改为川东北军政大学巴中分校,由巴安县军管会文教部长王文钦兼任校长。秋末,川东军政大学驻巴安分校迁走,不久,川陕边区人民政府亦从通江北津关迁到县城办公,因此学校又更名为川陕边区人民政府干部学校,由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王辉兼任校长。1952年9月撤川陕边区人民政府建制,巴安县人民委员会和川陕边区干部学校迁回原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学校规模逐年扩大。1956年至1958年,由县财政再次拔款修建,新修教学楼(今为教工宿舍)1幢40间;1958年大跃进时期,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校办林场办得红红火火,农场年产粮食万余斤,养猪几十头,并有鱼池。1959年、1960年两年,建教工宿舍2幢48间,1962年建教学楼1幢24间,使学校规模进一步增大,教职工和学生人数也进一步增加。此时县人民政府将县立初中全部迁入。

1963年巴中县城改巴州区,学校名为巴州区中学,1974、1975年又两次扩建和改建,建教学楼2幢,建职工宿舍4幢,并有校办工厂,1976年在新校址(今校大门至后山,原县二院处)征地10.4亩,建教学综合楼、办公楼各1幢,使校址规模达到20余亩;1979年又建平房学生宿舍数十间,添置学生灶、学生宿舍家具,使学生能吃住在校。此后,学校教育质量逐年回升,1979年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上线率达28%,1984年上线率达97%,列四川省第三名,巴中地区第一。特别是1985年高考上线率再次突破90%,名列巴中地区第一,引起巴中地区和四川省重视,四川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修建实验楼1幢并新造教学综合实验大楼工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