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付通小额贷款可靠吗?

孔译笛孔译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凭一张身份证,最快3分钟放款,利率低至7.6%”,浏览网络的朱东(化名),看到这样的贷款广告后,动了心。他本以为,贷款资金很快就会到账,然而,从提交资料到拿到贷款,他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花了1000多元办理费后,却并没有拿到想象中的贷款。

让朱东气愤的是,在拿到“贷款合同”后,他竟被要求支付“担保费”、“咨询费”等各种费用。而当他把这些费用打入对方账户后,所谓的“贷款”始终未到账,他这才察觉到不对劲,然而为时已晚,钱没贷到,还把1000多元打了水漂。

“被骗的都是心急用钱又想挣快钱的人。”对此,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说,利用贷款人急迫用钱加之不重视贷款程序的心理,骗子打出“低利率”、“高额度”等广告诱惑贷款人贷款。

在钱未到账之前,骗子大多敢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承诺可以为贷款人搞定一切;在贷款人认为贷款无望时,骗子往往会“冒风险”帮忙操作,让贷款人感觉遇到了“贵人”,“当然,这种‘贵人’是给贷款人布下陷阱的骗子。”

据介绍,在具体的操作中,骗子的手法有不少“坑”。张新年说,如果贷款人通过正规机构进行贷款,由于额度低,银行一般都会要求贷款人提供担保。骗子就是抓住这点,要求贷款人先交一笔保证金或担保费,承诺放款时一并扣除。为此,还编造各种理由,逼迫贷款人重复交费,直到贷款人意识到受骗、要求退款时,骗子早已带着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了变着花样收“费用”,骗子还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陷阱。当贷款人发现合同与当初承诺的不一致时,因合同已签,贷款人只有乖乖就范。朱东拿到的贷款合同上清楚地写着月利率0.86%,但等贷款人拿到钱后,却要按照等额等息的方式还钱,实际利率远远高于当初约定的利率。

这种“明降暗升”的把戏,与一些不良银行家为了谋利,在合同中设置“陷阱”,使贷款人的实际负重增加,最终陷入越借钱、越还不出钱的困境,以至于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以至于走上逃匿、自杀的不归路。

“有些银行的家伙与骗子有合谋的嫌疑。”朱东气愤地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